作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特色小镇的火在中国越烧越旺。 搞特色小镇的过程中, 很多人只看到表象,并未看到核心, 跟风冒进,只会让建成的小镇千篇一律,毫无特色。 特色小镇的灵魂是什么? 答案只有一个,就是产业。 只有注入优质内容的特色小镇, 才能真正成为中国新时期产业升级的主要载体。 产业是生命力,特色是竞争力。 不重视产业的特色小镇建设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产业在大中城市和特色小镇共同发展,是一个成熟大国的必然选择。这种城镇化与产业的多元结合方式,既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多种模式,也为人的生活提供了更多个性化的选择方案。随着中国城镇化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特色小镇一定会成为产业发展、人才聚集的重要空间载体,与大中城市形成协作互补的产业链关系。 纵观发达国家,很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都聚集在小镇而非中心城市。美国最有竞争力的产业有两个:一是金融,二是高科技——格林尼治的对冲基金小镇聚集了500多家对冲基金,占到全美的1/3;加州的门罗帕克小镇是美国风险投资基金聚集地,纳斯达克一半以上的高科技公司都是这个镇上的风险投资基金投资的;美国的硅谷是一连串小镇聚集而成的。斯坦福大学附近的帕罗奥图,除去大学校区也就几个平方公里,是硅谷的孵化中心;苹果公司所在的库比蒂诺人口五万多;英特尔总部所在的山景城也就七万多人口。 在欧洲,英国的剑桥大学在剑桥镇,人口不到10万,却是英国教育和科技创新中心。英国目前最先进的产业是航空发动机制造,世界著名的航空发动机公司罗伊斯·罗尔斯总部就在Sinfin小镇上,中间是办公和核心工厂,周边是绿地和低密度住宅区。德国著名的高端汽车品牌奥迪全球总部和欧洲工厂都集中在英戈尔斯塔特小镇,这里被称为“奥迪之城”。 特色小镇建设中必须克服的两大误区 误区一:特色小镇等同于旅游小镇。 ▷ 解析: 旅游的核心是消费,尽可能吸引有“财”的人来流动消费,花完钱就走人;产业发展的核心的生产,是尽可能吸引有“才”的人来创业就业,长期定居。二者发展路径截然不同,所需要的区位条件、基础设施、配套服务、盈利模式也都差异巨大。 误区二:特色小镇等同于房地产。 ▷ 解析: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乔润令表示,拥有资本优势的房地产企业正面临转型问题,因此涌入特色小镇项目中,这是新型城镇化和经济新常态下市场不多的热点。但是培育特色小镇要重视培育产业,防止特色小镇成为房地产小镇。 特色小镇不靠房地产,靠什么?浙江的定位是,重在培育适合特色生长的土壤,而不是为了特色而盲目制造特色。每个特色小镇,在规划时就必须确定主打产业,着力培育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单打冠军”。也就是说,特色小镇必须因产业而特,因产业而兴,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小镇“空壳化”和千镇一面。 漂亮的小镇哪都有,但“内涵”的小镇并不多。 这里说的“内涵”,就是产业。 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中国农业经济学会会长尹成杰表示,发展特色小城镇应从产业抓起,依靠产业集聚人口、发展经济、提供服务。以产立镇、以产带镇、以产兴镇,实现产镇统筹和协调发展,促进从小镇资源到小镇产业,从小镇产业到小镇经济,从小镇经济到小镇发展,为中国特色小镇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支撑。 ▷ 一是从资源优势出发,确定主导产业。产业是人口合理聚集、城镇健康发展的基础。从小镇的自然资源、人口结构、产业基础等条件出发,因地制宜,确定小镇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 二是推动产业聚集,提高规模效应。产业集群发展,通常是指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产业,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发挥各自优势,在地域和空间上形成的高度集聚的集合和融通发展。 ▷ 三是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带动效应。龙头企业是产业发展的代表,是产业先进生产力的掌握者。在一定程度上,龙头企业的发展水平,代表着一个地方产业的发展水平。 ▷ 四是发展配套产业,提高综合发展能力。在小城镇区域范围内,一、二、三产业发展都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要结合各自条件和发展阶段,进一步挖掘产业内涵和潜力,推动相关配套产业发展。 ▷ 五是突出特色优势,创新品牌市场。建设特色小镇,主要体现是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发展特色产业,不能墨守成规、不能千篇一律,要加强创新和品牌建设。 ▷ 六是产城融合共建,促进公共服务一体化。产城融合是新阶段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符合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有产必有城,有产则城立则城兴,有城无产则城衰则城空。产业自身发展,不仅能够为城镇居民提供各类产品和公共服务,丰富城乡市场供给,还能推进城乡资源平等流动,带动城市公共产品和服务向乡村延伸。要把产城融合共建摆在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位置。树立“以产立城、以产兴城、以产聚人”的发展思路,实现产、城、人的融合发展。 小城镇,大梦想 国家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亚军表示,在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要找准定位,理性思考小城镇建设问题。推进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对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发展动能的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利于辐射带动新农村的建设。 在推进特色小城镇和小镇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创新的原则,也就是说要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机制,切记走老路,要着眼于供给侧的改革,着眼于培育供给侧的小城镇经济,从这种思路出发来谋划小城镇和小镇的发展。 首届全经联特色小镇大会 全经联成立八年来,先后成立了城镇发展委员会、文旅地产委员会、园区地产委员会、文创产业委员会、现代农业委员会、健康产业委员会、体育产业委员会等18个专业委员会,基于“平台+智库+资本”的创新生态系统,孵化与加速了数百个消费升级产业创新IP。 全经联高度关注特色小镇的发展,定于6月17-18日在北京召开“首届全经联特色小镇大会”,解读特色小镇发展趋势,分享特色小镇实战案例,促进特色产业聚集融合,为特色小镇导入各类产业创新IP集群。 【大会内容】 1、解读特色小镇发展趋势; 2、分享特色小镇实战案例; 3、推出产业创新IP集群; 4、特色小镇与产业创新IP链接会。 【组织单位】 ◆ 指导单位:全联房地产商会 ◆ 主办单位:全经联 ◆ 联合主办:企业 ◆ 承办单位:全经联产业孵化器 ◆ 协办单位:企业 ◆ 支持单位:全经联各专业委员会、全经联商学院、全经联产业投资联合体 【大会时间】 2017年6月17-18日 【大会地点】 朗丽兹西山花园酒店(北京市海淀区丰智东路13号) 【参会人员】 大会规模500-600人,包括特色小镇从业者、相关企业家和经理人、金融投资机构负责人、各地政府部门人员等。 延伸阅读: |
意见反馈|小黑屋|全经联工作邮箱入口|全经联网-企业家创新生态社区
( 京ICP备09077143号 )
GMT+8, 2018-4-21 04:20 , Processed in 0.015843 second(s), 1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全经联网 X3.3
© 2001-2017